摘要
一、研究意义及目的
目前,我国的残疾人养护服务依托于医疗机构或养老机构,照护服务分级评估标准多以借鉴老年人照护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为主,缺乏统一规范的残疾人照护服务分级评估标准。这些标准已无法适应成年孤残人员的生理、心理、社会性等各方面需求,阻碍了福利机构服务提供和管理效率的保障与提高。同时,缺乏对成年孤残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照护服务的科学评估、内容设置和质量评价,不利于资源科学配置及残疾人机构养护事业发展。
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残疾人照护服务评估标准现状存在的问题,建立针对成年孤残人员照护服务的分级评估标准,以期为成年孤残人员机构照护服务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养护服务的质量和专业化水平,满足残疾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促进我国残疾人保障事业的发展。
二、材料与方法
第一,通过收集政策文献等二手资料,采用内容分析及关键知情人访谈法,分析结合现场调查资料分析残疾人机构照护服务评估标准的现状及问题。第二,采用内容分析、专家咨询、专家论证的方法,研制福利机构成年孤残人员照护服务分级评估工具。第三,选择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结合效度及内容效度法对评估工具信效度进行检验;采用聚类分析法确定评估等级的划分区间;采用专家小组会议结合关键知情人访谈,形成配套使用规范。第四,采用关键知情人访谈,分析评估标准的可行性。
三、主要研究结果
(一)残疾人照护服务评估标准现状及问题分析
通过对国内不同类型照护服务评估标准对比典型国家照护服务评估标准,结合现场对照护服务评估标准实践现状的调查,总结出目前残疾人照护服务评估标准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2、评估主体有待明确;3、评估内容有待优化;4、等级划分方式有待改进。
(二)福利机构成年孤残人员照护服务分级评估工具研制
基于上述问题明确评估工具的功能定位,通过对国内外照护标准归纳演绎结合ICF理论形成评估工具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成年孤残人员照护服务评估标准实践现状归纳总结出评估内容,通过课题组遴选确定评估指标,评估工具最终包含4个一级维度、11个二级维度、29个三级维度及43个评估指标。
(三)福利机构成年孤残人员照护服务分级评估工具使用规范研制
评估工具信效度检验结果显示,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956、 重测信度为0.997、内容效度结果1-CVI/UA为0.733,S-CVI/Ave为0.927,1-CVI为0.83~1.00、结构效度结果为Bartlett’s球形检验为15408.792,P<0.001,说明评估工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同时采用聚类分析法形成1~3.2级照护等级的对应评估维度的评分区间。同时形成配套使用规范,包括使用目的和意义、基本架构、评估内容、评估流程、评估结果、填写说明等内容,确保评估工具使用的规范性。
(四)福利机构成年孤残人员照护服务分级评估标准可行性分析
通过对评估主体的访谈了解新版评估标准和旧版评估标准的对比分析,得出新版评估标准相较于旧版评估标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评估主体更为明确;二、评估标准更为明确;三、评估流程更为明确;四、等级划分更为清晰。访谈对操作性分析,得出评估标准操作更为简洁。同时,对评估标准推广的动阻力分析,得出推广需考虑的动力因素为政策支持及客观条件支持,阻力因素需考虑到评估人员的适应过程及不同机构服务对象存在一定差异性。
四、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建立分级评估标准,对于照护服务需方,福利机构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服务对象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照护服务,提升了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对于服务对象照护服务的供方,使用规范的建立易于评估主体掌握和实施,减少了主观误差,提高了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对于照顾服务管理方而言,推动了福利机构服务质量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实现更高效的资源配置和管理。评估标准的应用价值和可行性在本研究中得到了初步的验证,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成年孤残人员;照护服务;分级评估标准;评估工具;使用规范